午後的陽光下,我們漫步在荷塘周圍,綠色的荷葉襯托著粉紅色的荷花,看上去仿佛壹幅美麗的水彩畫映入眼簾。在那平靜的水面上,鋪滿了荷葉,碧綠的顏色,像翠玉壹般的溫厚,呈現出盎然的生機,更像壹把把大傘,層層疊疊地伸向遠方。走近塘邊,還能聞到壹股清香,嗅壹口頓覺神清氣爽。荷花荷葉在風兒的吹拂下,發出“沙沙”的聲響,聽著令人心曠神怡。微風吹來,荷花隨風搖擺、仿佛在向人們點頭微笑。看著眼前盛開的荷花,我不禁為這些美麗的“出水芙蓉”而陶醉,更為荷花出汙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而自豪。
荷塘周圍歷史悠久,早在龍山文化晚期,黃帝重孫崇伯鯀被分封到伊河中上遊地區後,在嵩縣地區治水築城建有崇國,後負責治理全國洪水,因采用圍堵的辦法,治水九年,不但沒有治理好洪水,反而使洪水更加泛濫成災,被舜帝殺於荷塘附近的羽山(今禹山)。今荷塘所在的八大河支流崇義水,就是為了紀念崇伯鯀殉難之事。
荷塘附近的禹王山等地,是治水英雄大禹幼年時期活動的主要區域。大禹長大後繼承父業,帶領人們繼續治水,治理伊水期間,在三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,會諸侯於三塗山,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。夏王朝的建立,標誌著中國原始社會結束、階級社會開始楊婉儀幼稚園 拖數,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。
荷塘的下遊不遠處的汪城村,是中國普法教育的起始點。周敬王七年(前513)冬天,晉國趙鞅、荀吳之子荀寅率領軍隊在今汪城村築城防工事,並修築汝濱城。同時,向民眾征收“壹鼓鐵”(古時4石為壹鼓,每石120斤,即480斤鐵)。將所征之鐵鑄造壹尊鐵鼎,在鼎上鑄範宣子所制定的“刑書”,公之於眾,史稱“刑鼎”。其核心是倡導“法治”,以法作為社會行為規範,讓民眾知法、學法、用法。刑鼎的鑄造,是中國法制史上的壹大進步,它打破了統治階級專斷刑律、任意處置剝奪百姓權利的不合理局面。如孔子開辦私學,打破學在官府的教育體制壹樣,在開啟民智、喚醒人們自我意識,打破舊的政治格局、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具有歷史意義。
荷塘上遊的伊莊村是中國第壹名相伊尹,從商都偃師回鄉到落溝祭掃母親的落腳點,屬伊尹文化園區。
隨著旅遊業的發展,如今的荷塘周圍成了人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reenex cps價錢 。有關部門在開發荷塘自然景觀的同時,切莫忘記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,在荷塘周圍應建立崇伯鯀殉難紀念地、雕塑大禹紀念碑、建中國普法教育紀念園,設中國第壹名相生活園區等人文景觀,在人們休閑、娛樂的同時,學習弘揚祖國的根文化。